![]() 崖州中心渔港位于三亚西边的崖州湾,宁远河西侧的出海口,面向南海的北部湾海域,可避风补给与停靠800多艘大小船舶, 2009年开始建设已投资8亿,作为三亚市“三港分离”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部分于2016年正式启用。原来的三亚港就被前者和三亚凤凰岛国际客运港及40公里外的南山货运港取代,始建于宋元时代的三亚港老码头,古临川港就这样于2018年3月底不复存在了。 悻悻地回到第一市场,胡乱买了两片马鲛鱼与一斤活虾,道是与去年的价格一样,但总觉得没有在渔港就近采购踏实差了那么一点感觉。于是决定,去新建的渔港看看。我住红树林附近,前往中心渔港有两条线路选择,一是到凤凰水城乘58路公交行程约一个多小时,车费14元;二是可乘动车到崖州车站(20-24分钟)再转58路公交或崖州公交4号线,车费15元。 我觉得乘动车相对麻烦,早晨九点半左右搭上58路公交,车是那种旅游大巴高背软座十分舒适。一路风光无限,可观山色海滨、椰风农田,途经崖州区政府、水南村口、城西小学、保平口等,能远瞻崖州火车站、古城门等景观。尤其是“衣被天下”的元代纺织专家黄道婆,曾在水南村居住了30多年,她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造技术,发明和改造了去籽搅车、弹棉椎弓、三绽脚踏纺纱车等工具及纺织工艺,从而使当时中国的纺织技术领先世界。 说话间已经能看见渔港的灯塔,司机说它取名“丝路之塔”高105米,射程22海里,是目前我国最高的航标灯塔。下得车来,刚走两步就能嗅到那种扑满鼻腔的海腥味。穿过一字并排的 联排冰厂、一号冷库、消防站等建筑,就能瞧见一艘艘渔船整齐地停泊在一起。湿漉漉的码头上垒摞着装满各色小杂鱼的装卸筐,许多头戴斗笠的妇女正忙碌地分拣和包装鱼类,还有些零星的商贩摆摊叫卖着鲍鱼、竹节虾、苏眉鱼、红花蟹等海货。在两艘紧挨在一起的渔船上,有渔家女晾晒被从中剖开如蝴蝶状般挂在竹竿上的鱼干,引来不少摄影爱好者拍照。有几个渔民正指挥着一条较大渔轮缓缓地靠近码头,想必是刚出海来归的渔船准备卸货与补充物资。 ![]() 随着人流走进着室内的交易中心,各种鲜活的鱼虾和冰鲜历历在目,摊主小贩与买主谈质论价,甚至交流烹饪的方法。询问一圈马鲛鱼25元、大带鱼10元、小点的5元、活蹦乱跳的竹节虾30元就能成交,比三亚市略微便宜了一些。而生蚝的价格比去年在三亚港买时每只贵了五毛钱,两块五一只。再看龙虾按规格有180、320、490元一斤不等,象牙蚌120元一个、帝王蟹220元一斤咱也不会做也吃不起。看剥好的鲜虾仁不错,白白净净的20元一斤,个头不小的活鲍鱼5元一只,掏腰包分别买了两斤和十个,晚上可以美美得享受一番。 还想寻些去年在三亚港买的那种小黄鱼却不见踪影,可能是季节的原因,倒是带] 鲛鱼堆得如小山一样……海南每年休渔期为5月不日到8月16日,所以正是各类海鲜捕获的季节,眼看春节快到,码头南则的批发市场中,工人紧张有序地将海鲜敷冰装箱,正准备发往内地。
作者:郝小奇,笔名、 祁 河 ,曾任工厂党总支书记兼副厂长、市委副秘书长、西安日报社长。经济师、高级政工师、高级编辑职称。现任市规划委、决咨委委员,黄土画派成员、曲江摄影学会会员,黄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。
|